聽起來通俗的一句:妻不如妾,妾不如偷


在偷與被偷的遊戲中,岌岌可危的婚姻和感情茍延地殘喘著


即使得不到人,也偷了他的心,那樣的難度比整天守在這個人身邊要難得多


這個人表面上屬於你,朝夕相處,原來只不過是搭夥做飯,合夥造人


他的心卻常常被人偷走,完全不在你身上。還不如做個偷心的人,總比守著一顆不屬於自己的心好吧。


妻不如妾,其實是有根源的


明媒正娶的妻,盡管地位最高,但同時負擔也最重,獲得愛情的希望也最小


妻的尊貴地位,是以犧牲愛情為代價換取的,相比較而言,妾的負擔要小得多


妾不必“規勸”丈夫,她沒有這個資格


妾不必“侍奉”翁姑,她沒有這個地位


妾不必“當家理財”,她自己只是一個被管理的對象


妾甚至不必“撫育子女”,因為教子乃是妻的職責


妾的任務只有一個,就是滿足丈夫的要求,讓丈夫開心


任務不但單一,而且相對較容易完成。


而且妾多半都有幾分姿色,能讓丈夫開心,自然也能讓丈夫更愛自己


當然


除了會引起妻和其他妾的嫉妒外,別人是不會來說三道四的


因為那原本就是她的任務。妾讓丈夫高興疼愛,只能說她非常“盡責”。


封建禮教既然沒有給妾那麼多禮遇,妾也就用不著守那麼多規矩


至少是在丈夫面前,用不著裝模作樣、一本正經,作端莊淑女狀


白天在大眾面前,自然要低眉垂目,屏氣靜聲,然而晚上在丈夫面前,卻可不拘型式大展媚功一番。


同樣的,丈夫在妾面前,也不用拘禮(妾無資格“受禮”)


同樣可以放浪形骸。這樣一來,夫與妾的性關系反倒更加輕鬆自如,賓主盡歡


所以,儘管妾大多不被當成人看,但有些妾卻可以得到真正的愛情


她們往往是先被丈夫看中,動了情,才被收為妾的


在中國古代,夫之於妾,都只是當作玩物甚或只是為了滿足洩慾的生理需求


但即使是玩弄,較之妻那種“例行公事”、“行禮如儀”,也總是多了多點私情,多點趣味


所以,夫更喜歡妾,是完全可能的事。


何況妾一般都比妻年輕、比妻漂亮,在爭寵方面就更占優勢


古人雲:“娶妻娶德,納妾納色。”就連孔夫子也說:“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”


這個“妾”,如今被好聽地被稱呼為情人,聽起來更浪漫,更令做了丈夫的人嚮往


於是黃昏時分和他在海邊牽手漫步、夜晚陪他開著車在海濱道路上狂奔


在裝潢的如詩如畫的汽車旅館中瘋狂偷歡的,對象一定不會是那個嚴肅的要為他省錢省力的妻子


在男人眼裏,既要保住愛家愛妻子的名聲,又要成全好色和喜新厭舊的本性


於是不管對妻還有沒有愛,但一定會一有機會就把愛分享給情人


至於有沒有這樣的女人:既是妻,又身兼情人呢?


這兩個角色,當然不可能在同一個男人身上上演


當她是這個男人的妻子時,盡做妻子的責任和義務


當她是那個男人的情人時,隨心所欲做她的瘋狂小女人


去偷得男人一時半刻的心,滿足在丈夫身上沒有得到的寵。妻與妾的雙重身份和樂趣,她都得到


她們樂於被偷心,更樂於去偷男人的心,偷的過程帶給她們歡愉,是作為妻子在感情缺失上的填補


到底什麼時候開始,我們習慣了並熱衷於偷與被偷的遊戲


越來越理不清的男人和女人,越來越糾纏不解的情債和情傷


到頭來


不知道最後的結局是自認為聰明能躲過一切,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